台灣設計師的血淚辛酸。雖然有些沈重,不過,這就是目前台灣設計面臨的真實世界。
早上來,慣例性地將FB粉絲頁其他台灣設計朋友的粉絲頁瀏覽過一遍,看見 MOISSUE在東京展出,發佈了一條駐日經濟代表親臨現場題下祝福的話的消息,接著有人問在台灣哪裡買的到,於是粉絲頁小編就私訊回覆了他。緊接著又看見好朋友 天晴設計 也在東京展出(想來是同一個展覽),有一些現場的照片,也有一些行前整理的照片。
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感觸很深。
台灣設計在日本人眼中看起來是環境很好的,因為在日本,政府不會出錢幫助企業做設計的推廣,(不過最近似乎有改變的趨勢),絕大部分都是由企業大廠如家電、汽車等重要工業龍頭帶頭,中小企業群起效尤,無論是把設計拿來當成商品行銷工具也罷,或是成立設計獎,並聘請日本的知名設計師來當評審等等。
因此日本設計師多半都覺得只能自己努力,無法得到政府的力量。
不過我想,在台灣業界工作的設計師如果聽到日本設計師的心聲,一定會大嘆,你不懂~(笑)政治因素總是影響太多,使得本來美好的東西一下就變了質。
想起我們踏入產品設計的轉捩點,(參與了2009年的
設計師企畫聯展雨 ),第一次在外頭展出,接受市場的驗證,這是10年來做慣室內設計的我們很戰戰兢兢地要面對的可怕考驗,所幸第一次的展出獲得很大迴響,這次被中國藝術媒體盜版的「RAINTIMES」成為展場焦點,奠定我們正式要做產品設計的信心基石。
台灣的產品設計小公司很努力地在為自己宣傳產品,每分錢都花得拮据,預期以最少的金額獲得最大的效益,希望市場支持設計,不是只能每次都在價格上斤斤計較,最後以少的可憐的成本做出一個可能沒多久就會被「那個誰」盜版然後心血可能就付諸流水。
如果有學生看到這篇文章,看到這樣現實的環境,是否還會想要繼續念設計,然後毅然決然地投身這樣的好像未來黑暗無垠的產業呢?(笑)
但幸好在台灣做設計的這群所謂文創產品中心的人們雖然力量微小,但我們卻有異於常人的樂觀與積極,即便內要擔心內需市場過小,外要擔心是否會有外銷訂單及盜版,我們仍是堅守崗位,期盼能與台灣的設計師們一起打出一片屬於台灣設計的一片天。
(阿,一不小心就好像寫成聯考作文的感覺了..囧)
不過很謝謝你/妳願意看完如此這麼落落長的文章,如果可以的話,請幫我們轉發下面這個連結到你的臉書頁面,給我們的在中國被「致敬」的「RAINTIMES」最後一絲尊嚴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koan/%E4%B8%AD%E5%9C%8B%E6%9C%80%E5%A4%A7%E5%AA%92%E9%AB%94%E7%8F%BE%E4%BB%A3%E5%82%B3%E6%92%AD%E5%B0%87-koan-design-%E4%B9%8B%E8%A8%AD%E8%A8%88raintimes%E7%B6%93%E5%85%B8%E9%87%8D%E7%8F%BE/604143426270916